《大明:本想擺爛,可老朱他不幹啊》中的人物設定很飽滿,每一位人物都有自己出現的價值,推動了情節的發展,同時引出了任以虛的故事,看點十足。《大明:本想擺爛,可老朱他不幹啊》這本連載中歷史腦洞小說目前更新到了最新章節第92章溫泉浴池會所,已經寫了212278字,喜歡看歷史腦洞小說的書友可以試試。
一、作品簡介
熱門小說《大明:本想擺爛,可老朱他不幹啊》已上新,它是著名網絡作者再見是藍啊的又一力作,主角是任以虛。主要講述了:朱標點了點頭,倭寇這個事情,他也是和朱元璋商討過。這幫小矮子,三番兩次地,來騷擾江浙一帶漁民,著實可惡,而且行跡無比猥瑣,經常是掃蕩過一個村子就跑路,從來不戀戰。但最後二人沒能得出一個有效遏制措施。恰……
二、書友評論
很好看,大明:本想擺爛,可老朱他不幹啊這本小說比有的分數高的小說還好看。是我喜歡看的小說。我看小說如果看不下去的話,基本上看不了幾篇就沒有翻閱的興致了,這本小說就越看越好看!加油再見是藍啊作者大大,趕快更新!
三、作品賞析
朱標點了點頭,倭寇這個事情,他也是和朱元璋商討過。
這幫小矮子,三番兩次地,來騷擾江浙一帶漁民,著實可惡,而且行跡無比猥瑣,經常是掃蕩過一個村子就跑路,從來不戀戰。
但最後二人沒能得出一個有效遏制措施。
恰逢大明銀行開辦在即,倭寇一事,只能當做小問題,暫時放下。
他估計那島國也沒有多少人口,對大明構不成威脅,屆時若是還敢騷擾,安排邊防駐守的軍隊,去處理一下就是了。
現在又被任以虛單獨提起,就讓朱標有幾分意外。
在抗倭事宜上,此人思維竟然和自己有幾分同步之處,著實難得。
這一條朱標是聽進去了,但也不足以讓他親自去和朱元璋進諫。
也能側面映襯出朱元璋的威嚴之高。
太子尚且如此,其他官員就更加不敢當面頂撞了,除非是老壽星上吊,活膩歪了。
“第三個弊端是科技落後。”
任以虛對朱標的反應毫不意外,喝了一口杯中的白毫銀針,悠悠道:“禁海令的實施,限制了我大明朝與外界的交流和接觸,使得我大明朝在海洋技術和航海技術方面相對滯後。”
“與此同時,其餘國家,必定會不遺餘力地,通過海上貿易和探索,不斷積累和發展新的科技和知識,推動他們的經濟發展……”
標緊皺眉頭,他開始意識到,禁海令的解除必要了。
接二連三的弊端被爆出,也映襯了任以虛並不是信口雌黃,而是真的看透了這項措施,背後深層意義。
就像洞穿了大明未來的國運。
他越發地覺得此人深不可測了起來。
“沒想到一個禁海令,竟然存在影響力如此之深的三個弊端。”
朱標一時心情五味雜陳。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第一次意識到了,父皇的思慮也不是全面的。
任以虛的謀略之強,已經超越了他接觸過的任何人。
若是任由禁海令存續下去的話,未來說不定真會惹出什麼亂子,但這些問題目前看不出來。
解除禁海令,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如果不著急的話,還是應該處理好手頭上的事情。
就在朱標思索著準備婉拒任以虛的時候。
“不,殿下,是四個。”
哪知任以虛的下一句話再次震驚了朱標:“最後一個弊端則是文化封閉。”
“禁海令限制了我大明朝與外界的文化交流與融合,使得我大明朝未來的文化會走向,會變成相對封閉的狀態。”
“雖然我們大明朝,本身擁有豐富的文化和知識,但這種封閉態勢,限制了文化的創新和發展。”
說罷,任以虛才悠悠品了兩口茶,開始悠悠地放鬆起來。
他可以說是這個世界上最知曉禁海令弊端的人了。
禁海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明朝與外界的交流和發展,導致了一系列的問題和弊端。
這也是明朝後期,逐漸衰落和被西方列強超越的原因之一。
如果這個問題能在一開始就被根除,那麼大明朝的國運,勢必會延綿一大截。
一步步發展壯大,逐鹿海外,未必不能成真。
此時,朱標沉默無言,婉拒任以虛的話被噎在了嗓子眼。
他眉頭微皺,陷入了長久的思考之中。
“沒問題,此事全憑殿下定奪。”
對此,任以虛表示理解。
他也就是看朱標好說話,多提了一嘴。具體怎麼執行,還是要看朱元璋怎麼想。畢竟這是人家負責的事情。
如今任以虛很清楚自己的定位。一個普通的商人,就該有商人的活法。
賺錢享福,多搞幾個婆娘,生幾個娃,才是幸福之道。
參與太多朝廷內政,反而容易受其制約,不好脫身。
另一邊,朱標則是急忙回宮,找朱元璋商量去了,甚至都沒心思和任以虛好好道別。
他今天已經收穫了太多太多,整個人的心靈都彷彿被任以虛洗禮了一番,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自己思維認知的侷限性。
為了大明未來的國運昌隆,也為了自己日後的江山社稷穩固,禁海令,一定要解除!
與此同時,朱元璋正在馬皇后寢宮。
天下初定,二人你儂我儂地回憶著以前的奮鬥時光,好不幸福。
“皇上,太子殿下來了。”
“爹,娘。
朱標急匆匆地踏上殿來,對二人行了一禮。
與此同時,朱元璋有些意外地看了朱標一眼。
他一眼就看到了朱標身上的風塵氣息,顯然是一路馬不停蹄趕過來的。
這孩子什麼時候變得這麼風風火火了?
難道是有什麼事情要告訴自己?
“標兒,你來得正是時候。”
相比於朱元璋的驚疑多慮,馬皇后則是賢良淑德。
她柔柔一笑,看著桌上的幾盤精緻的糕點,朝朱標招了招手:“娘這邊還有些點心,是御膳房蘇州師傅製作的,還挺好吃,你若喜歡的話,便都拿去吧”
“多謝娘。”朱標恭恭敬敬地回禮道。
“你這孩子,怎麼和娘都這般客氣了。”
馬皇后嗔怪地看了一眼朱標,而後起身走上前去,拍了拍著朱標衣袍上面的灰塵:“你這是一路趕過來的吧?就這麼著急見我和你爹?”
朱標憨笑地摸了摸頭,但是他又不能直接挑明來意。
只能站在一旁裝傻充愣地與馬皇后寒暄:“謝孃親關懷,孩兒這是剛從大明銀行趕過來。”
“大明銀行的運轉如何?”朱元璋眼皮一抬,喝了口茶,隨意地問道。
之前任以虛給他留下了一些印象,這個銀行的成立,他也在派錦衣衛暗中監管,對於實際情況如何,自然是有所掌握。
“一切正常,而且發展前景會超過之前的預期。”朱標如實稟告道。
他知道自己在朱元璋面前隱瞞不了什麼,所以絕對不會在這種問題上面撒謊。
“那就不錯,說明任以虛的才略並不是紙上談兵,而確實是安邦定國的良策。”朱元璋點了點頭,認可道。
提起任以虛,他不知道為什麼,忽然就有點懷念京城第一酒樓的美味了,那可是在宮裡都吃不到的佳餚啊!
“兒臣也是如此認為。”
小說《大明:本想擺爛,可老朱他不幹啊》試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