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大清,這是日不落大明》中的人物設定很飽滿,每一位人物都有自己出現的價值,推動了情節的發展,同時引出了朱桂朱元璋的故事,看點十足。《什麼大清,這是日不落大明》這本連載中歷史腦洞小說目前更新到了最新章節第103章連怎麼具體操作都安排得明明白白!,已經寫了210269字,喜歡看歷史腦洞小說的書友可以試試。
一、作品簡介
強推一本網文大神何意啥思的新作《什麼大清,這是日不落大明》,主角是朱桂朱元璋。主要講述了:大臣們聽到朱桂質疑朱元璋的決定,然後看到朱元璋臉色不好,不由得心驚膽戰!這下糟了!朱桂該不會要被責罰吧?”父皇先別急著生氣,小十三還有別的話說。”朱標想補救,連忙喊道。”你接著說吧。”朱元璋依舊沒好氣……
二、書友評論
什麼大清,這是日不落大明這本寫的太好了!像一部大作,書中細節滿滿,書中人物個性鮮明。全書貫穿了中華文化的倫理道德,也在一點點揭開人性的善良和卑劣。非常喜歡男女主,願他們的愛情永遠穿越下去,生生世世不分離。謝謝作者何意啥思!期盼著更多精彩故事!
三、作品賞析
大臣們聽到朱桂質疑朱元璋的決定,然後看到朱元璋臉色不好,不由得心驚膽戰!
這下糟了!
朱桂該不會要被責罰吧?
“父皇先別急著生氣,小十三還有別的話說。”
朱標想補救,連忙喊道。
“你接著說吧。”
朱元璋依舊沒好氣地回應。
他倒是要聽聽,朱桂還能說出什麼花樣來?
如果只是說些和平為貴,莫要輕易開戰的老調,朱元璋怕是要對朱桂徹底失去信心了!
“小十三提出了一個新的點子!”
“他說大明地廣物豐,從南到北走一趟耗時長,即便是騎著快馬輕裝簡行也要半個月,運輸物資更需數月之久。”
“大大拖累了做事的效率!”
朱標邊看回信的剩下部分,臉上的驚訝難以掩飾,隨後用自己的話概括道。
聽著朱標轉述朱桂的觀點,
朱元璋的臉色略微緩和,但仍有些不悅地說:
“這些事情我豈會不知?”
確實,朱桂提到的這些朱元璋清楚,朝廷裡的官員們也明白,但知道了又能如何,他們無計可施。
“父皇別急嘛。”
“小十三在回信裡說,他認為大明應當研發一種全新的交通方式,保證南北間只需幾天即可抵達!”
“小十三表示,他已經對這工具的製造有了初步構想,並打算稱它為火車!”
朱標念著信件剩下的內容,聲音低沉。
此言一齣,整個朝堂彷彿凝固,連心跳和呼吸都似乎停止了!
眾人皆如同見了鬼一般!
滿臉的不敢置信!
“幾天就能從大明南方跑到北方?”
“這怎麼可能?!”
“我不相信!”
“代王殿下是不是瘋了?!”
官員們的喧譁聲四起,多數人認為朱桂在胡言亂語。
而朱元璋則是直接愣在當場!
他萬萬沒料到,
朱桂面對他的考驗,非但不作答,反而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解決方案!
朱桂想要為大明製造火車!
然而朱元璋這位沒上過幾天學堂的皇帝,一時半會哪搞得懂火車是個什麼玩意。
難道是在馬車上生火?用火燒馬尾巴讓馬跑得飛快?
因此叫做火車?
即便朱元璋能想象出火車的基本模樣,
他也斷然不信這樣一輛“火車”能讓明朝的南北之旅縮短至數日之內。
畢竟馬再怎麼屁股後面有火,也只是四條腿奔跑,總有跑不動的時候。
何況明朝疆域遼闊,南北相隔上萬裡,幾天時間完成,簡直是匪夷所思!
此時,朱標手中持著朱桂的回信,望著議論紛紛的官員們,神色顯得有些尷尬。
朱標看出,這些官員根本不相信朱桂的話。
若非朱桂皇子的身份擺在那裡,估計官員們早已開啟嘲笑模式。
不過,朱標心想,既然是自己主動攬下念這回信的任務,就得堅持到底。
於是,朱標硬著頭皮說:
“小十三在信中還提議,希望朝廷出資共同建造這火車。”
“他還特別指出,朝廷若投資,未來獲利朝廷也能分紅。”
“但若朝廷不出資,未來這新鮮事物賺錢,朝廷就沒份了。”
話音剛落,
群臣立刻像炸開了鍋。
“皇上務必三思而後行啊!”
“這火車目前還只是空談,代王這就伸手要錢,萬萬不可輕信!”
戶部尚書首當其衝表示反對。
朱桂信中所說的朝廷出資,實際上就是要戶部掏腰包。而當前國家處處都要花錢,猶如流水一般,
就連掌控國庫的戶部,現在也是捉襟見肘!
緊接著,工部尚書也站出來反對:
“微臣作為工部尚書,親手建造過無數器物,見識過各種奇技妙法。”
“但從沒聽過火車這種東西!”
“再說,大明南北相距近萬里,即便是傳說中的千里馬,來回也要二十天,代王所說幾天走遍南北,絕無可能!”
戶部、工部一開腔,其餘六部的官員也紛紛表示,認為朱桂是在異想天開!
見到這麼多行家裡手都發言了,
朱元璋反倒安靜下來。
看來朱桂這次的點子算是泡湯了。
朱元璋同樣不信火車這一說。
不過朱元璋覺得這事兒不大。
憑朱桂以往的功勳,在功勞簿上躺幾年不成問題。
如今不過是偶有失手,也算正常。
“諸位言之有理。”
“不過桂兒還未成年,年紀尚小,難免胡思亂想,才會冒出火車這樣的念頭。”
“孩子的玩笑話,諸位不必當真,笑過就算了。”
朱元璋打了圓場,給朱桂和百官一個臺階下。
官員們聽了,都暗暗鬆了一口氣。
“皇上英明!”
眾人拱手應和。
關於朱桂的火車之論,就此告一段落。
至於朱桂提議朝廷出資共建火車之事,自然也被朱元璋婉言謝絕了。
……
消息傳至大同府,
宣讀聖旨的錦衣衛唸完聖旨,上前攙起朱桂,還安慰道:
“殿下不必太過難過,此事雖未得到皇上批准,但皇上心中還是很重視殿下的。”
朱桂詫異地瞥了錦衣衛一眼。
我難過?
我為何要難過?
朱桂建議朝廷出資,只是想著鐵路一旦建成,朝廷若參股,很多事辦起來會順暢許多。
所以他並不是乞求朝廷出錢!
而是期盼有錢大家賺,到時候朝廷也能替他擋風避雨。
朝廷既然不願出資,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
畢竟朱桂還頂著皇子的頭銜,沒有朝廷出資,旁人也不敢在鐵路建設上找麻煩。
“帶頭反對的是戶部尚書和工部尚書嗎?”
雖然朝廷不出資對他影響不大,但朱桂記仇,便問起反對者。
“回殿下,正是這二位大人。”
錦衣衛實話實說。
朱桂聞言點點頭:
“哦,好吧。”
“這兩人,包括他們的家人,以後休想從火車上賺走分文,連坐都不許。”
錦衣衛內心震撼不已!
這位年輕的代王殿下,似乎報復心還挺重!
更令錦衣衛驚訝的是,
朱桂似乎信心滿滿!
難道朱桂真能造出一種全新的交通工具?
錦衣衛又驚又喜!!!
……
小說《什麼大清,這是日不落大明》試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