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河村以北二十里處,夜幕低垂,一間搖搖欲墜的房子裡透出微弱的火光。
房內,尉遲寶林與幾名統領圍坐在一起,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疲憊和憂慮。
“玄武將軍,接下來……”
統領低聲問道,語氣中帶著些許焦慮。
尉遲寶林的眉頭緊鎖,目光堅定地望著屋外繁星點點的星空。
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我們必須前往江東。”
幾名統領面面相覷,疑惑不已。
其中一人忍不住問道:“為何不往南撤?那裡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對我們更有利。”
尉遲寶林緩緩站起身,來到窗前,凝望著楚河村的方向。
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無奈和堅定:
“南撤雖然安全,但會讓我們被唐軍緊緊咬住,喪失主動權。
而江東,是我們的後路,那裡地勢開闊,資源充足,而且殿下已經在此地暗中經營多年,我們可以在此地重新整備兵力,伺機而動。”
統領們聞言,恍然大悟,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尉遲寶林接著說道:“首席的主意,是為了讓我們能夠保存實力,尋找反擊的機會。”
一名統領問道:“首席是如何考慮的?”
尉遲寶林回過身,目光堅定:
“首席看得很遠,他知道我們不能單憑一時的安逸,而要為長遠考慮。
統領們皆是肅然起敬,心中的疑慮一掃而空。
尉遲寶林凝視著眾人,語氣鄭重:
“各位,接下來的路不會一帆風順,但只要我們同舟共濟,便一定能戰勝一切困難。”
統領們齊聲應道:“是,玄武將軍!”
尉遲寶林點了點頭,語氣轉為嚴厲:
“現在,你們下去休息吧。
記住,即便睡覺也不得脫下玄武甲,我們隨時可能遭遇唐軍的襲擊。
等天亮到便立刻出發,於幽州和其他三軍匯合!”
統領們紛紛應聲,起身行禮,隨後陸續離開房間。
尉遲寶林站在窗前,望著漸漸遠去的身影,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預感。
他緊握拳頭,低聲自語:“楚王,我必將你救回來!”
屋外的夜風輕拂,帶來一絲寒冷。
尉遲寶林在昏暗的油燈下,攤開一張粗糙的地圖,手指沿著一條蜿蜒的路線緩緩移動,幽州,是他心中最後的希望。
疲憊侵蝕著他的身體,但他不敢有絲毫懈怠。
峽谷的風裹挾著雨絲,像無數細小的冰針紮在李世民的臉上。
他緊了緊身上的披風,目光銳利地掃過跪在面前的統領。
“你說多少人?”
李世民的聲音低沉,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寒意。
“回稟陛下,卑職清點完畢,楚河村反賊……二百一十八名。”
統領的頭埋得更低了,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
李世民的眉頭緊緊地皺了起來。
二百一十八名?
這與探子回報的萬餘村民相差甚遠。
難道是情報有誤?
還是……
他猛地想起之前探子回報的楚河村易守難攻的地形,心中隱隱升起一絲不安。
峽谷兩側峭壁林立,只有一條狹窄的通道通往村莊。
如此險要的地勢,僅憑二百餘人如何能堅守?
“可有仔細搜查過村莊?”
李世民沉聲問道,目光如炬,似乎要將跪在地上的士兵看穿。
“回稟陛下,卑職等已經將整個村莊搜查了一遍,並未發現其他反賊。”
統領戰戰兢兢地回答,豆大的雨珠順著他的額頭滾落下來。
李世民的臉色愈發陰沉。
探子彙報這是玄武軍的老巢,可現在他們人呢?
就在這時,一個渾身溼透的身影跌跌撞撞地跑了過來。
“陛下!陛下!”來人氣喘吁吁地喊道:
“有……有楚河村的探子前來,稱……稱有消息要傳給陛下!”
李世民心中一動,難道是事情有了轉機?
他一把奪過探子手中的紙條,藉著火把昏暗的光芒展開。
紙條上的字跡歪歪扭扭,像是倉促之間寫就。
李世民的目光快速掃過上面的文字,臉色漸漸變得凝重起來……
“這……”
李世民的手指微微顫抖,目光死死地盯著紙條上的最後一行字,彷彿要將它刻進腦海裡一般。
他猛地抬起頭,看向遠處漆黑的峽谷,
“父皇……”
一旁的李泰小心翼翼地喚了一聲,卻被李世民抬手打斷。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著內心的震驚,緩緩將手中的紙條遞給李泰。
“你……你自己看吧。”
李泰接過紙條,疑惑地看了一眼侯君集,隨即低頭細細查看。
隨著目光的移動,他的臉色也逐漸變得蒼白起來。
“這……”
李泰的嘴唇顫抖著,難以置信地看向李世民。
“這……這怎麼可能……”
李世民的臉陰沉得彷彿能滴出水來。
紙條上赫然寫著:楚河村暗道已開,萬卒西遷,勿念。
朱雀留。
“朱雀!好一個秦懷玉!這是要造反嗎!”
李世民咬牙切齒,一拳砸在身旁的石壁上,碎石飛濺。
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竟然被一個小小的朱雀將軍擺了一道!
“父皇息怒!”
李泰連忙勸道,“如今之計,應當儘快找到那條暗道,將逃走的玄武軍追回!”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怒火,“暗道在何處?”
那探子戰戰兢兢地回答:
“回稟陛下,暗道位於楚河村後山,出口在……”
“出口在哪兒已經不重要了!”
李世民猛地打斷他,眼中閃過一絲寒芒,“重要的是,那條暗道還能不能用!”
探子臉色一變,支支吾吾道:“這……這暗道出口……出口已經塌陷了……”
“塌陷了?”
李世民的聲音驟然提高,帶著一絲難以置信,“你說塌陷了?”
探子嚇得渾身一顫,連忙跪倒在地。
“陛下饒命!卑職句句屬實!那暗道出口確實已經塌陷,無法通行了!”
李世民頹然地嘆了一口氣。
一萬多人,就這麼從他的眼皮子底下溜走了!
就在這時,那探子又從懷中掏出一張紙條,小心翼翼地遞給李世民。
“陛下,這……這是在楚王府邸搜到的,據說是……是楚王殿下親筆所寫……”
李世民一把奪過紙條,展開一看,只見上面寫著一首詩:
“渭水寒,秋風瑟,
大漠孤煙起,胡笳聲斷絕。
龍潛川,鳳棲梧,
待到春雷動,九州皆臣服。”
(捱罵窗口)
李世民的瞳孔驟然收縮,一股寒意從腳底直竄頭頂。
這……
這詩是什麼意思?
他猛地抬起頭,看向遠處漆黑的峽谷,心中升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楚王……”
李世民望著紙條上那首詩,每個字都像燒紅的烙鐵般印在他的腦海裡。
“渭水寒,秋風瑟”,指的是如今突厥壓境渭水,大唐風雨飄搖的局勢。
“大漠孤煙起,胡笳聲斷絕”,難道是指突厥將被覆滅?
“龍潛川,鳳棲梧”,龍潛于山川,鳳棲於梧桐,這分明是指皇子李川!
而最後一句“待到春雷動,九州皆臣服”更是讓侯君集如墜冰窟,一股寒意從腳底直竄頭頂,後背的冷汗浸透了衣衫。
難道……
難道這楚王是在暗示自己將要稱霸天下?
李世民越想越心驚,他彷彿看到了一雙冰冷的眼睛正透過紙條注視著自己。
與此同時,長安城以南幾十裡外的一處隱蔽山洞外,五千弓騎兵悄無聲息地停了下來。
為首的將軍身披青龍戰甲,面容冷峻,正是楚王帳下大將——青龍將軍程處默。
在他的身後,幾個士兵押解著五花大綁的長孫順德等人。
“放開我!你們這群反賊!竟敢綁架朝廷命官!”
長孫順德拼命掙扎,怒吼聲在山谷間迴盪。
他披頭散髮,衣衫襤褸,狼狽不堪,哪裡還有半點往日的威風。
程處默翻身下馬,走到長孫順德面前,居高臨下地俯視著他。
長孫順德怒目圓睜,瞪著程處默,咬牙切齒地問道:
“你……你也是大唐的將領!為何不效命於陛下,與那楚王勾結?!”
程處默一言不發,只是冷冷地看著他,眼神深邃如夜空,讓人捉摸不透。
他緩緩地抬起手,示意身後的士兵將長孫順德等人押到山洞前。
“你要幹什麼?!”
長孫順德心中升起一股不祥的預感,拼命掙扎,卻無濟於事。
程處默依舊沒有說話,只是默默地注視著山洞洞口,彷彿在等待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