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的一篇種田熱門人氣小說《孃親不要改嫁》,在網上的熱度非常高,小說裡的主要人物有杜敏,作者沐風飛翔,小說文筆成熟,故事順暢,閱讀輕鬆。《孃親不要改嫁》這本種田小說目前連載中,更新了325017字,最新章節第151章 賣孫女改嫁供兒子考科舉二十九。
一、作品簡介
小說《孃親不要改嫁》推薦各位書友一讀,這本書的作者是沐風飛翔,主角是杜敏。主要講述了:家裡有蘭花照顧狗兒,杜敏很是放心。晚上杜敏在炕上正盤算著開了春找人起房子的事,請人不知道什麼價錢,家裡得再賣些糧食,正想著呢,系統上線了。“大姐啊,石頭親事說定,成家就在眼前,獎勵一百兩銀子,怎麼樣?……
二、書友評論
知道錯,為什麼不把宿主的孩子找回來
力氣大有空間。沒上山裡弄點兒。草藥啊,野味兒啊。
現代一棵玉米也沒有5-6個玉米棒子的
三、作品賞析
家裡有蘭花照顧狗兒,杜敏很是放心。
晚上杜敏在炕上正盤算著開了春找人起房子的事,請人不知道什麼價錢,家裡得再賣些糧食,正想著呢,系統上線了。
“大姐啊,石頭親事說定,成家就在眼前,獎勵一百兩銀子,怎麼樣?及時不及時?”
杜敏簡直高興壞了“及時及時,太及時了,你太貼心了,真是及時雨啊”
“還有呢,你的私庫我解鎖了放到空間裡了,一些首飾可以拿來用了”
“太好了,我有不少首飾呢,這下省了買首飾的銀子了”
杜敏在現代時是個首飾發燒友,她沒結婚,一人吃飽全家不餓,賺了錢就喜歡買些耳環啊鐲子啊簪子啊什麼的,都不是什麼貴重材料的,銀子的居多,現在正好拿來用用。
挑挑揀揀選了一副石榴籽耳環,一副牡丹花紋樣的銀手鐲,一根簪頭是杏花的銀簪子放到一邊,方便回頭拿出來。
沒有成套的,她原來也看著成套的首飾眼饞,可是沒捨得花那麼多錢去買,只散著買了些,畢竟零割肉不覺得疼。
又拿了一副丁香耳釘回頭給蘭花戴,好好看了一遍自己的首飾盒,數量還不少呢,可惜自己現在不方便臭美。
又要過年了,今年杜敏買了二十斤豬肉,剁了五斤肉餡,白菜豬肉餡的餃子就是比素的好吃。
剩下的肉做了紅燒肉,肉丸子,茄子肉盒。年夜飯的菜很豐盛,雞魚肉蛋都齊了,再做上幾個素菜,一家人吃的心滿意足。
趕在臘月二十八那天,杜敏和石頭去爺奶家送孝敬,他們家裡依舊有點冷清,沒有過年的喜慶勁。
有李大川這個攪家精在,時時要提防著他再去賭錢,畢竟不能老是讓他生病,總有病好的時候,金斗一不在家他就往外跑,別人都管不了他。
杜敏忽視了大嫂的欲言又止,送了孝敬就回來了,畢竟她也沒有好的辦法,大嫂不是她,不敢揍丈夫,再有李劉氏護著他,李大川才會有恃無恐的。
過了一個溫馨祥和的年,春暖花開時又要忙活下地幹活了,今年還能再免稅一年,明年要繳稅還不知道這幾畝地還夠吃的吧。
杜敏計劃著和石頭再去開幾畝荒地,荒地剛開出來可以免三年稅,不過剛開出來的荒地沒有肥料的話種糧食產量不高。
產量不高也得種,明年家裡就要添人口了,用錢的地方也多,開源節流都很重要。
三月裡的一天,杜敏給石頭訂了親,送上了六尺紅布,兩身新衣服,一副銀鐲子,一副銀耳環,一根銀簪子,再加上二十兩銀子,石頭的定親禮辦的體體面面的。
辦完這件大事,杜敏又去尋了村長李滿倉,跟他商量家裡要蓋兩間房子,有沒有熟悉的工匠。
還別說,李滿倉真的認識一隊工匠,十里八鄉蓋房子都找他們,價錢也公道。
可以自己準備材料,他們只負責蓋,還可以包工包料,只出錢就成。
杜敏一聽包工包料的好,這個省事些,人家隊裡連做飯的大娘都有,杜敏只負責出糧食出菜就成,就用這個。
杜敏託他訂好日子來家蓋房子,現在還不是春耕最忙的時候,村裡的人還可以來幫忙,再過些日子忙了可就沒有人手了。
這兩間房杜敏打算蓋瓦房,原來家裡的半截石頭半截黃泥的房子雖然結實,但是連個窗戶都沒有,感覺憋悶的很。
先蓋兩間青磚瓦房,等個兩年再蓋幾間,然後把老房子當倉房廚房用。
轉過天來,施工隊的工頭跟著村長李滿倉來到了杜敏家,來商量造房子的具體事情。
工頭說“如果是一水兒的青磚瓦房,得要六十兩一間,半截磚頭半截土胚的就要省一些,只得四十兩,土胚房只房頂用瓦的更便宜,一間只要二十兩就夠了”
又說他那裡磚瓦、土胚、房梁等材料都是現成的,拉過來就能用。
杜敏一聽好傢伙,什麼時候建房子都是大事,這兩間房一建,家底又空了。
跟他定了半截磚頭的,要求門窗齊全,房頂全瓦,大梁用好點的木料。一水的青磚瓦房雖好,手裡沒銀錢啊。
工頭一一答應了,承諾一定用最好的料,保證住上個幾十年沒問題。
商量好了,工頭回去準備材料人手,務必以最快的速度來蓋房子,馬上要春耕了,大家家裡都得耕地,到時候可聚不齊人手了。
又過了兩日,工頭帶著十來個人來到了李格莊,拉著兩馬車的磚頭土胚,對杜敏說後面再去拉材料,先來的人打地基。
先把杜敏家的破門樓子和院牆放倒了,方便進料。十幾個漢子幹起活來真不是蓋的,半天功夫地基挖出來開始吭哧吭哧的夯了,這可是個力氣活。
杜敏第一天先給做飯的大娘拿了兩袋子玉米麵,一袋子紅薯,又去菜地裡拔了半筐青菜,地窖裡拿了一筐白菜蘿蔔,全都交給了她們。
那兩個大娘顯然知道這夥人的飯量,簡單搭了個灶頭,兩口大鍋,一口先煮了滿滿一大鍋紅薯玉米糊糊,另一口鍋貼玉米餅子,兩袋子玉米麵眨眼間用完了。
貼完餅子再煮菜,也不用什麼廚藝了,直接把菜洗乾淨一股腦的丟進去煮,完了加點鹽,滴點油就好了。
杜敏心說這做菜法跟煮豬食一樣的,不過見這夥漢子吃的噴香,畢竟幹活累了吃什麼都香。
蘭花早在他們人來的時候就帶著狗兒去了前院三河家,杜敏跟三河媳婦講好了,兩個孩子這幾天就在她們家吃飯玩耍,怕家裡人多亂,再磕著碰著的就不好了。
晚上施工隊的人就在馬車左右搭了幾個簡易的窩棚,有人值夜看著材料和馬車。
杜敏一看他們安排的挺好就沒再管了,去接了蘭花狗兒回來插門睡覺。
石頭一天只裡裡外外的轉著看人家幹活,也插不上手,他沒幹過這個。
整整夯了兩天地基才開始壘磚,這個速度就快了,大半天就壘好了半間屋子,杜敏估摸著照這個速度,七八天這兩間房子就能完工。
事實上果然如杜敏所料,第八天上兩間房主體全部完工,只剩下門窗了,這時把院牆給壘起來了,還給蓋了一個規整的大門樓子,安了一個木頭雙扇大門。
工頭對杜敏說施工隊大部分人今天就撤了,只留下兩個木匠和一個做飯大娘,這點子活也就兩天工夫就成了,到時候他再來結工錢。
這一日,工頭過了晌午才來結工錢,杜敏有些肉疼的付了八十兩銀子,另外給了三百文大門錢。
這些天家裡的糧食嘩嘩嘩的往外搬,菜園裡的菜都拔乾淨了,地窖裡白菜蘿蔔也沒剩幾個,莊戶人家蓋個房子真是不容易,蓋完就得勒緊褲腰帶。
做飯的大娘臨走前把杜敏拉到一邊,小聲跟她說“大妹子,咱家大姑娘多大了?說人家了沒有?”
小說《孃親不要改嫁》試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