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圓文學
一個專業的小說推薦網站

第3章

金鑾殿內,一片安靜,誰都不願當這個出頭鳥。

雖說現在議和是大勢所趨,但先開口的人,必然要受到其他人譴責。

堂堂天朝上國,怎可受那塞外蠻夷欺辱,妄想之議和,置大周列祖列宗為何地!

隆武帝見到大臣都不願開口,於是點名:“首輔大人對於議和事宜有什麼建議?”

內閣擁有建議權,關於議和事宜,首先是從內閣流傳出,隆武帝也是想讓內閣這邊起個頭,這樣也能更好的展開討論。

內閣首輔張載捋了捋鬍鬚,道:“啟稟陛下,內閣翻閱近幾年大周國庫收入情況,以及各地糧倉之記錄,認為這場戰爭不能再打了。”

“今年五月,黃河決堤,造成數以萬計良田被淹,黃河沿途各州縣均出現難民逃荒,糧食顆粒無收。六月同州府地龍翻身,無數房屋被毀,百姓無家可歸流離失所,然蠻族又在邊疆劫掠,大周王朝已千瘡百孔!”

身為首輔的張載沒有說些誇誇其詞的話,而是用大周內部發生的事實舉例,讓人找不到反駁點。

隆武帝點頭詢問道:“首輔有什麼意見?”

張載回答,“微臣建議,應立即與蠻族議和,廣開糧倉救助災民。”

忠順親王隨即開口道:“依照張首輔國策,有愧祖宗之威嚴,我大周堂堂天朝上國,又怎能受那塞外蠻夷以欺辱!若真是如此,我等宗室,將來有何顏面見列祖列宗!”

見以忠順親王為首的宗室與自己作對,並且抬出國家大義壓身,張載臉色有些陰沉。

在他看來,與蠻族議和換取短暫和平,這才是正取之道。

隆武帝有些拿捏不準,他這個皇帝本就坐不安穩,上面還有太上皇壓著。

要是一不小心惹惱了太上皇,可能要面臨下臺的風險,所以他每一個決策都小心翼翼。

隨後將目光看向信國公付志峰,這位已過七旬的老國公,宛如定海神針站在原地,微眯的眼睛不知在想什麼。

他帶領的永和一脈勳貴好似對兩邊都不支持,到底是戰還是和,都能接受。

隆武帝主動開口詢問,“不知信國公對於議和一事,有何看法?”

聽到陛下問話,信國公付志峰睜開渾濁的雙眼,道:“若是一時的議和能換來國內的休養生息我當然是支持,自太宗時,蠻族圖謀的從來不是議和,他們而是取大周而代之。”

“太宗皇帝北上抗蠻,換來大周幾十年的休養生息,如今蠻族捲土重來,他們野心依舊,議和不是長久之計。”

這位老國公將議和這件事兩面剖析,放在隆武帝面前讓他選擇。

首輔張載站出來反駁信國公,“以信國公的意思,還需要打下去?但邊疆戰事屢戰屢敗,蠻族騎兵兇猛異常,我大周將士壓根不是對手。倒是不如議和後,將邊疆軍隊撤下來,全力鎮壓災民,以防叛亂,攘外必先安內。”

張載剛說完話,信國公付志峰渾濁雙眼忽然睜開,臉上帶著一絲絲怒火。

“依張大人的意思,我大周兒郎不該在邊疆奮勇殺敵,應當在大周境內鎮壓災民?難道那些災民就不是我大周子民?若不是因為活不下去,誰又想當災民?”

這是自上朝來,付志峰罕見的發怒。

身為內閣首輔,不想著如何挽救災民,而是打算與蠻族議和,將邊疆軍隊撤回來鎮壓災民,以防叛亂,這些文官眼裡,只有自己的政績!

忠順親王站出來反駁,道:“信國公所言差矣,議和後,大周還是趙姓的大周,若國內災民叛亂,取大周而代之,那我趙氏皇族將何在?”

北靜王水溶冷冷看著這一幕,他選擇兩不相幫。

開國一脈勳貴,在朝堂上的話語權本就少,要是因為站錯隊,可又會淪為酒樓的常客,再重新掌握權力,將難上加難。

聽到忠順親王的話,信國公大怒,對著身後任兵部尚書李泓郎大喝,“將昨日收到的戰報讀出來!”

見到老國公發怒,李泓郎不敢怠慢,急忙從懷中掏出戰報讀:“隆武十年秋,賈琅於邊疆塞外一人斬殺蠻族騎兵十七人,後回營,拉一千兩百斤長弓,於二百步外,一箭射中戰戟紅纓。邊疆巡防營指揮使耿珀文奉上。”

聽李泓郎讀完戰報,信國公付志峰大聲說道:“我大周有此勇士,何愁邊疆戰事不能贏?諸君只顧朝堂利益,而置其他為所有。”

“張載,你他孃的一心想著議和,是怕自己那萬畝良田被災民侵佔吧!還有你趙純,你們宗族這些年暗中貪墨了多少土地鹽稅,大周有你們這樣的蛀蟲,何愁能興旺!!”

趙純是忠順親王的名字,也被信國公給罵了個遍。

只有開國一脈勳貴免難,開國勳貴多數有太祖賞賜的貢田,加上這些年逐漸淡出朝堂,他們倒沒有行些貪汙的事兒,最多利用勳貴身份欺壓下百姓。

與內閣那幫子文臣與皇室宗族相比,開國一脈勳貴的事兒倒是顯的微不足道。

張載自己的小心思被信國公點中,有些惱怒。

鐵打的朝堂,流水的首輔,既然上了這個位置,為自己謀劃些土地也不過分,歷任首輔都是這樣做的,這也是官場上的潛規則。

現在被信國公赤裸裸說出,他感覺臉面上火辣辣的疼。

張載回擊信國公付志峰,道:“信國公,朝堂之上,不要說些莫須有的話,邊疆巡防營指揮使耿珀文乃是出自你永和武勳一脈。你們為了自己撈軍功,竟還假傳戰報,說什麼一人斬殺十幾個蠻族騎兵,這樣的話,誰會信!”

付志峰也是個火爆脾氣,一把將戰報奪在手上,而後朝著張載扔去。

“看看,這有巡防營指揮使的關防印信,這能是假的嗎?!”

張載看都沒看戰報,連寫戰報的人都是他們自家的,還不是想怎麼寫就怎麼寫,沒有看的必要。

他也懶得與付志峰這個老匹夫爭吵,年輕時,這個老東西就仗著自己武將身份,在朝堂上撒潑打滾。現在竟還擺出這個姿態,殊不知皇位上的人已經變了。

張載對著坐在龍椅上隆武帝說道:“陛下,臣請徹查巡防營呈上來的戰報,我懷疑有假!世上怎麼可能有人能拉動一百兩百斤長弓,於二百步外一箭射中目標。”

剛聽到這戰報時,隆武帝也有些不相信。

但這戰報是經過信國公審核才拿到金鑾殿上,有老國公壓著,兵部的一群武將不敢弄虛作假。

但戰報上的內容,確實有些不可思議!這是人能打出來的戰績嗎?

對於這個疑問,他也想查個清楚,於是開口說道:“準!速去探查這名叫賈琅官兵身份,同時派欽差前往邊防營探查清楚。”

“若邊防營弄虛作假,將賈琅斬首示眾!若此事為真,賈琅官升一級。”

隆武帝幾句話便給這件事定下基調,但議和還沒有定下。

“陛下英明!”

金鑾殿內,群臣齊聲高呼。

北靜王水溶聽到這話,心中有了小心思,姓賈?

難道是寧榮二府賈家的人?亦或者是他們宗族?

回去定要好好調查一番,若那賈琅配合耿珀文欺君,需要儘早交代賈家與賈琅切割,不能殃及到他們。

見到金鑾殿內安靜,隆武帝繼續開口問:“若是議和,首輔有什麼意見?”

付志峰聽到這話一陣失落,陛下還是希望議和的。

而張載滿臉高興,有些得意的看了信國公付志峰一眼,再能鬧騰又如何,又改變不了什麼結果。

“自古議和,少不了和親與歲幣,老臣認為可從這方面下手。”

“為表示我大周誠意,陛下可派適齡公主前往與蠻族和親,而歲幣方面,可用糧食抵押。”

繼續閱讀

評論 搶沙發

登錄

找回密碼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