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圓文學
一個專業的小說推薦網站

第2章

賈百戶的話,像是炎熱夏天的寒霜,讓每個人感覺渾身舒爽。

這麼長時間過去,終於有能正面抗爭牛繼宗的人出現。

牛繼宗滿臉憤怒,這賈琅著實可惡,竟當著這麼多人的面讓自己下不來臺!這要是在神京,估計這小子都死的不能再死了。

“賈琅!你眼裡還沒有牛伯爺!”自家主子受辱,牛奔站出來對賈琅呵斥。

賈琅淡淡瞥了眼牛奔,都沒開口搭理。

這種無視態度讓牛奔感受到巨大屈辱,想不到當日自己隨手可以捏碎的螞蟻竟成長到如今這種地步,早知就該直接將賈琅給弄死!

看到場面有些亂,耿珀文敲了敲桌子,“都不要吵了,還是先說說蠻族偷襲的事兒,議和在即,賈百戶有什麼分析?”

見耿珀文說話,賈琅清了清嗓子,走到地圖面前,道:“大家看,這裡是咱們鎮守的關防,咱們被蠻族偷襲慘敗,他們的騎兵便可直達大周境內。”

“若是讓他們偷襲成功,到時大周便失去了坐在談判桌的資本,變成任人宰割的魚肉。”

眾人聽到賈琅的分析,臉上皆露出震驚神色。

若真是如賈百戶分析這樣,他們便是大周的最後一道屏障,而蠻族為了在議和中增加自己的籌碼,必定會傾盡全力進攻他們。

沒有賈百戶這個情報,他們便是九死一生的局面。

牛繼宗雖然感覺賈琅的分析有些道理,但還是忍不住站出來反駁,單純的就是看賈琅這小子不順眼。

不過是寧國府一個小子,還想爬到他頭上拉屎,這讓勳貴出身的牛繼宗感覺侮辱,尤其是當著這麼多人的面!

“蠻族進攻大周邊境,無非就是圖的一些糧草過冬,現在我大周提出議和,給他們提供糧草,他們又怎麼會大費周章的偷襲我們呢?難道那些蠻子的命,不是命嗎?賈琅,你這分析不合理呀!”

牛繼宗臉上自信滿滿,他自認為找到了合適理由反駁賈琅。

賈琅鄙視的看了眼牛繼宗,道:“牛伯爺真是在女人堆裡待習慣,不知外面的疾苦!蠻族有了巨大籌碼,才能索要更多好處。”

“既然都是要糧草,他們為何不能多要些呢?”

賈琅一句話把牛繼宗氣的臉色通紅,這小子完全沒有拿他這個副指揮使當盤菜,要不然也不會這樣說!

於是他轉頭對著耿珀文問道:“指揮使大人,不知您有什麼見解?若是蠻族沒有來偷襲,便會浪費三天糧草,咱們糧草本就不多。”

最近下了場小雪,糧草運不上來,整個巡防營都在省吃儉用,連耿珀文這個指揮使都在啃餅子。

要是按照賈琅提供的情報準備,更是會消耗糧草。

昨日為了給賈琅籠絡軍心,已經將最後幾頭牛羊都殺了。

聽了牛繼宗的話,耿珀文陷入沉思。

他也在思考這件事情的利弊,萬一蠻族沒來,接下來半個月,巡防營將士都會餓肚子。

若是來了沒有準備,面臨的將是殺身之禍。

“賈琅,你對情報有幾分把握?”耿珀文對著賈琅問。

賈琅老老實實回答,“這個情報是我昨日從蠻子騎兵身上審問來的,也不知有幾分把握。”

賈琅的回答,更讓耿珀文陷入糾結,到底該怎麼辦。

思考一陣後,耿珀文還是決定讓大軍做好準備,糧草敞開供應,讓將士們填飽肚子,戰馬喂足草料。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萬一蠻族真來攻營,他們沒有做準備的話,那可就糟了。

“傳我們命令,各百戶積極備戰,等候作戰計劃!”耿珀文中氣十足的下令。

既然已經決定相信賈琅,那便一條路走到黑。

與將士們的性命相比,餓肚子還是小事。

見到耿珀文一意孤行,牛繼宗開口,“若是那些蠻子沒有來,還望指揮使大人安排好接下來的糧草調度。”

說完話,拂袖而走,臉上的氣憤毫不掩飾。

耿珀文沒有理會牛繼宗的牢騷,既然已經決定,那便不會有任何人能阻攔。

商議結束後,各百戶都開始著手準備,應付明日蠻族的偷襲。

賈琅剛要走,卻被耿珀文叫住,“賈琅,你留下,我有事情與你商議。”

聽指揮使叫自己,賈琅乖乖留下。

“不知你對明日的作戰有什麼想法?蠻族騎兵不好對付!”耿珀文一臉發愁樣。

大周將士羸弱,騎兵也無法與蠻族騎兵對拼。

雖然知道了他們可能會偷襲,但耿珀文對此沒有什麼應對措施。

賈琅思考一陣,道:“咱們巡防營三面環坡,不利於戰馬攀爬,屬下分析,若是蠻族偷襲,多數會選在早上天矇矇亮時,那是人最鬆懈的時間。”

“他們可能會利用自己的騎兵優勢,快速正面突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我大營踏平。”

賈琅的話讓耿珀文滿臉震驚,若按照賈琅的計劃偷襲,充分發揮騎兵的高機動性,不出半個時辰,大周巡防營便會被踏平。

一想到這種後果,耿珀文便一陣後怕。

“依你之見解,應當如何應對?”耿珀文繼續問賈琅。

賈琅自信說道:“後天早上,我會提前在高坡上觀察蠻族動向,蠻族靠近大營二十里,我都能知曉。”

嘶!

聽到賈琅的話,耿珀文倒吸一口涼氣。

這賈琅是有什麼神仙手段不成?二十里外的景象都能看到。

耿珀文雖然心中好奇,但沒有多問,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秘密。

既然賈琅有手段,那再好不過。

蠻族戰馬行進速度很快,突破二十里距離也需要小半個時辰。

這寶貴的半個時辰,可以讓巡防營多做很多準備。

這一切都是賈琅的功勞,耿珀文下定決心,此戰若勝,他必定給賈琅定為頭功。

加上賈琅寧國府子弟的身份,拜官封爵指日可待。

……

神京皇宮,金鑾殿前。

文武百官正在等待今日朝會上召開。

文官以內閣首輔張載為首,武官則是站在信國公付志峰身後。

文官與武將涇川分流,彼此都不願意搭理對方。

張載是太上皇時期永和八年進士,官場沉浮四十載,終登內閣首輔。

信國公曆經三朝,是太宗時期武將,如今已有七十多歲。滿頭白髮,但眼神卻極其銳利,身後跟隨的永和一脈勳貴,他們多數是太宗時期對蠻作戰受封武勳。

沒一會兒,又過來幾個穿著華麗的一撥人,領頭的是忠順親王,後面跟隨大部分皇室宗親。

跟在宗親身後到來的是,以北靜王領頭的四王八公一脈的開國武勳,如今朝堂的開國武勳極少,他們多數都躲在府上。

牛繼宗能上位邊防營副指揮使,便是開國武勳重返朝堂的嘗試。

北靜王水溶雖年歲小,但為人處世很圓滑,來到金鑾殿前,挨個與人打招呼。

就連與他們最不對付的永和武勳都挨個打招呼。

隨著一聲鐘聲響起,大太監夏守忠掐著公鴨嗓叫道:“陛下有旨,請諸位上早朝!”

眾人跟隨各自的領軍人物朝著金鑾殿走去。

隆武帝端坐在龍椅上,眉目帶有一絲憂愁,這位因義忠親王事件而被迫登基的皇帝,對於大周現狀,非常頭疼。

剛登基時,隆武帝滿懷信心,定年號為隆武,希望一掃大周之頹勢。

可十年過去,大周局勢不但無任何改變,甚至更糟糕。

北方與蠻族作戰屢戰屢敗,國內民不聊生,國庫空虛。雄壯的大周帝國千瘡百孔,迫切有人站出來挽救這一切。

見到所有人到來,端坐在龍椅上的隆武帝緩緩開口,“對於與蠻族議和的事宜,各位愛卿可有什麼對策?”

繼續閱讀

評論 搶沙發

登錄

找回密碼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