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嘆了口氣,搖了搖頭:“畢竟也是皇室成員,動刑就算了,傳出去只會徒增謠言罷了,不過倒是可以換另一種方式。”】
【“還請陛下明示!”蔣瓛叩頭道。】
【朱允熥緩緩起身,突然嘴角一笑:“你覺得這天下眾人是需要一個證據,還是隻需要一個符合世人所想的茶外話?”】
【“真相真的重要嗎?”】
【蔣瓛先是一愣,隨後立馬反應了過來,“臣明白了,臣馬上去做,明日太陽昇起時京城內便會傳出呂氏夥同朱允炆謀害前太子,皇太孫的傳言!”】
【歷朝歷代,造反都需要打著一個光明正大的藉口才行,例如漢朝時吳王劉濞就是打著清君側的名義造反,而朱允熥則是要打著“孝”的藉口!】
【自古至今,從秦至明,文臣便常常用孝的名義來約束皇帝,或堵住皇帝的金口聖言。】
【而朱允熥則是要反其道而行之!】
【用一個孝字,來堵住大臣、藩王、以及百姓的悠悠之口。】
【“他們不是在意為什麼不是朱允炆繼位嗎?在意我是不是造反了嗎?那我就將這個信息拋出去,看所有人知道這兩人的所作所為後,誰還敢冒著不孝的名義支持這兩人!”】
【“陛下聖明!”蔣瓛笑著說道】
【蔣瓛話音剛落,一個小太監便緩緩的走了進來,行禮道:“稟告陛下,涼國公已到,正在殿外等候!”】
【朱允熥微微點頭,朝著蔣瓛揮揮手:“你下去吧,另外再叫涼國公進來!”】
【蔣瓛再次行禮,這才後退著緩緩走出。】
【而沒過多久,涼國公藍玉便走了進來,而相較於蔣瓛的小心謹慎,藍玉則是輕鬆了許多,不過即使如此,該做的禮數卻是沒有絲毫落下。】
【走到朱允熥面前,當即跪倒在地行禮道:“涼國公藍玉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裡沒有外人,舅姥爺你就不必多禮了,賜坐吧!”朱允熥笑著說道。】
【說罷,一個小太監便抬著軟凳從一旁走出。】
【“陛下晚上找我來,想必是有什麼要事吧?”半個屁股坐在凳子上,藍玉當即問道。】
【對於自己的這個陛下,藍玉還是比較瞭解的。】
【一般情況下都在忙著處理政務,如果有普通事情也是白天傳喚,但如今大半夜偷偷傳自己入宮,肯定是有什麼大事。】
【朱允熥沒有馬上回答,而是拿出一沓奏摺交給身旁的太監拿了過去。】
【見狀,藍玉當即看了起來。】
【而這不看不知道,在看了幾份奏摺後瞬間皺起了眉頭,甚至倒吸了幾口涼氣!】
【一時間,藍玉甚至都不敢細看,更不敢往後再看。】
【朱允熥一邊看著奏摺,一邊抬頭看了一眼藍玉,笑道:“現在是不是對我的這些王叔有了新的認識。”】
【藍玉搖頭苦笑,“臣以為臣之前所作的事就已經夠混賬了,但現在看來,不如這些藩王的九牛一毛。】
【這個世界的藍玉,在經過朱允熥的說服,以及這麼多年的沉澱和隱藏後,性格已經踏實,穩妥了許多。】
【不過在這之前,這位大明的常勝將軍可沒少闖禍。】
【性格狂傲不說,什麼強佔民田、為非作歹、甚至強暴元王妃這種事都能幹出,但即使如此,在看到手中關於藩王的奏摺後還是被嚇了一跳。】
【朱允熥扔下手中的奏摺,起身活動活動筋骨,一邊活動一邊緩緩開口:“我的這些王叔,貪圖享貴,霍亂當地百姓也就算了,害怕的就是他們還想要其他東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