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歷史古代小說《穿成大明繼承人,我把列強全打趴》,此文從發佈以來便得到了眾多讀者們的喜愛,書中感情線一波三折,卻又順理成章,整體閱讀體驗非常不錯,主角是朱子明朱靖坤,是作者大夢山海所寫的。《穿成大明繼承人,我把列強全打趴》小說最新章節第196章 開戰,已更新420420字,目前連載中,喜歡看歷史古代屬性小說的朋友們值得一看!
一、作品簡介
穿成大明繼承人,我把列強全打趴小說是作者大夢山海的傾心力作,主角是朱子明朱靖坤。主要講述了:王五接過銀子,笑容滿面的對朱子明說:“朱公子,這一串是院落裡所有大門的鑰匙,您留好了。從現在起,這個院落就歸您使用了。雖說這裡流民縱橫,但是我還是希望您能生意興隆。您往後若是有什麼緊俏貨物,我可以為您……
二、書友評論
很好看,穿成大明繼承人,我把列強全打趴這本小說比有的分數高的小說還好看。是我喜歡看的小說。我看小說如果看不下去的話,基本上看不了幾篇就沒有翻閱的興致了,這本小說就越看越好看!加油大夢山海作者大大,趕快更新!
三、作品賞析
王五接過銀子,笑容滿面的對朱子明說:“朱公子,這一串是院落裡所有大門的鑰匙,您留好了。
從現在起,這個院落就歸您使用了。雖說這裡流民縱橫,但是我還是希望您能生意興隆。
您往後若是有什麼緊俏貨物,我可以為您聯繫南方的買家,定比竹塹城裡賣的價高。”
朱子明也和藹可親的說:“那就先謝過王牙郎了,想必日後定還有需要麻煩你的事情。”
送走王五,朱子明等人關上大門,坐在中間的商鋪裡開起了小會。
朱子明先看向曾文定說道:“曾叔,咱們還有多少銀子?”
曾文定起身回到:“回少爺,咱們還有三十五兩銀子。”
朱子明沉吟了一下說:“還好,足夠我們做啟動資金了。我和大家說一下我的打算,我前陣子,偶然得到了一種可以快速造紙的辦法,emm~也就比現在的造紙術快了幾十倍吧。我們的第一樁生意就造紙吧。”
曾忠節一聽,直接跳了起來驚呼到:“什麼?快幾十倍?我的小少爺哦,你怕不是癔症了吧?這怎麼可能。”
“彭”的一聲,曾忠節的後腦勺捱了一鞋底。他捂著後腦勺,眼淚汪汪的看著自己的老爹。
只見曾文定緩緩的朝著自己的鞋底吹了口氣說到:“你個臭小子,怎麼還和小時候一樣沒大沒小的,現在少爺已經成為一家之主了,不再是你的玩伴了。
你再放肆,下次就不是用鞋了,還有,你在懷疑什麼?少爺說什麼就是什麼!少爺說造紙咱們就造紙,你再叭叭,老子頭給你打爆!”
曾忠節一聽,趕緊縮了縮脖子,一聲不吭的默默坐了下來。心裡想著,那下次是用什麼?突然一個板磚的畫面出現在了他的腦海裡,嚇得他一哆嗦,可憐巴巴的看著朱子明。
朱子明瞅著這對父子差點笑出聲,他瞪了一眼曾忠節說到:“我這個方法叫流水線造紙法,總之,工藝雖然比較複雜,但是速度確實能快幾十倍,而且成本極低。
這樣,我現在開始安排一下造紙的準備工作。忠節配合我打造流水線。曾叔你讓一峰陪你一起去購買一些大水缸,這玩意不值錢,最大號的直接買五十個。再買一些石灰,先買兩三千斤。
文輔和盧師傅去招收一些家世清白、不拉幫結派的人,就先招三十人吧,這些可是我們的第一批工人,你可得給我好好篩選,一經選定,咱統一管吃管住,每月二兩白銀的工錢。”
等眾人都搞清楚並記下了自己的任務後,朱子明開始組織大家開啟了大掃除模式。先收拾的肯定是住所了,朱子明讓曾文定帶著崔一峰去置辦被褥、炊具。有崔一峰跟著,朱子明也不擔心曾文定的安全。
其他人則跟隨朱子明直接衝到了後院的居住區,兩層的居住區每層有六個房間。兩層一共有十二個房間,下面一層全是大通鋪,十米進深的房間,每個房間並排睡八九個人不成問題。
第二層的房間放的是單獨的床,每個房間兩張床,還帶了桌子椅子,朱子明帶著眾人先搞起了第二層的衛生,朱子明選了最東邊的房間,把兩張床並在一起就是一張大床。把屋子掃一掃擦一擦,雖然簡陋,但是起碼乾乾淨淨的。
二層依次排開是曾文定、曾忠節的房間,陳文輔、陳文興的房間,盧光時、崔一峰的房間。
把房間收拾整潔後,眾人來到了廚房又是一頓輸出。眾人一起收拾好廚房後天色也暗了下來,曾文定也帶著崔一峰大包小包地趕了回來。
大家繼續鋪床,而曾文定繼續跑去廚房展示起了廚藝,收拾完房間後,曾文定也做好了飯,吃飽喝足後,大家也都累的夠嗆。
雖然很累,朱子明還是拉著曾忠節在自己房間畫起了圖紙。設計個造紙的流水線,對朱子明來說容易得很。
對於後世來說,造紙最麻煩的是原料和人工,而對於這個時代來說,恰恰最不缺的就是原料和人工。以現在的造紙技術來說最費時費力的是浸泡原料、原料製漿、抄紙、晾曬等這幾個步驟。
這個時代沒有化學藥劑,造紙的原料動不動就要浸泡十幾天才能泡軟。而對於朱子明來說,加快這個步驟的辦法太多太多了,如果有酸性溶液,朱子明只需要幾個小時就能分解原材料。但是以目前的條件來說,什麼酸性溶液無異於痴人說夢。
那就只能用最簡單的辦法了,那就是石灰水。石灰作為建築材料,就算是竹塹城裡也遍地都是售賣的地方。而用製成的石灰水來浸泡竹條,能大大的加速分解竹條的過程。
再說原料製漿,這個就沒有好辦法了。如果有酸性溶液,那麼這一步就能直接省略了。沒有的話,還是老老實實的錘吧。不過作為過來人,最基礎的槓桿原理用上,腳踏錘瞭解一下?
朱子明準備使用的造紙工藝如果現代人看了肯定也會直呼落後。首先,把劈好的竹條放入盛滿石灰水的大缸裡浸泡,一直浸泡至竹條發軟,剝皮後放入腳踏車錘打成漿,再加入草木灰煮十個小時,再放至清水裡洗淨,洗淨後加入少量的石灰和粘土等填料就成了製作紙張的原材料——紙漿。
抄紙和晾曬才是關鍵步驟,這裡就是朱子明準備打造簡易流水線的重頭戲了。這倆步驟是這個時代最影響紙張產量的原因。首先是抄紙,古代造紙,他們只能人工使用竹簾來一張一張的抄。五六個人操作竹簾,得幾分鐘才能抄出一張紙,這效率簡直就是慘不忍睹啊。
晾紙就更不用說了,先進一點的,就把紙貼在鐵板上放在火源旁烘烤。落後一點的,只能把一張一張的紙,晾在戶外,晾乾的速度全靠天。若突然來個狂風暴雨,那酸爽簡直了……
而朱子明採用的流水線其實很簡單,整體框架就用木頭,木頭外邊包裹鐵皮用以防火。再用牛皮繩鏈接一根根包裹薄鐵皮的木棍,再用粗布覆蓋木棍,撐開後不就是傳送帶嗎?傳送動力當然是人了,流水線兩頭,一邊設計一個手搖裝置,用手搖的大輪帶動流水線上的小輪,兩輪中間用牛皮帶作為鏈接。
這個裝置在小時候的拖拉機上大家應該都屢見不鮮了吧。整個流水線就是木棍和粗布,加起來能有多重?一頭設計一個手搖輪,兩個工人一起搖,這個工作簡直不要太輕鬆。
流水線當然不是轉起來就能造出紙來,首先,朱子明在流水線的頭部設計了一個放料口,製作好的紙漿就從這裡進入傳送帶,然後鋪滿傳送帶的紙漿跟隨傳送帶來到密集的鐵質滾輪組裡。
為了保證紙張厚薄均勻,且結實耐用,朱子明足足設計了五組實心的鐵滾輪,再加以能調整每組滾輪之間縫隙大小的裝置,紙漿經過滾輪由厚到薄的碾壓,從滾輪組出來紙漿不僅被擠出了大部分的水分,還能得到理想厚度的紙張。
被擠壓到合適厚度的紙張被傳送帶運到烘乾房裡,烘乾房就是用薄鐵皮連接起來的火爐烤箱,在兩邊的投料口投入燃料,火在鐵皮烤箱裡燃燒,能把鐵皮烤至接近三百度!
被擠壓到水分已經剩餘不多的紙張經過密封到只有進口和出口的烘乾房後,就變成了乾淨整潔厚薄均勻結實耐用的成品紙了。
小說《穿成大明繼承人,我把列強全打趴》試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