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古代言情小說《女兒身,男兒志,我在古代當大官》,此文從發佈以來便得到了眾多讀者們的喜愛,可見作品質量優質,主角是趙巧月蕭王,是作者暄妍所寫的。《女兒身,男兒志,我在古代當大官》小說最新章節第224章 戲園子聽戲看戲,已更新532485字,目前連載中,喜歡看古代言情屬性小說的朋友們值得一看!這本書又名《我在古代考科舉金榜題名了》。
一、作品簡介
女兒身,男兒志,我在古代當大官這本小說的作者是暄妍,主角是趙巧月蕭王。主要講述了:剝著春筍,夏娘同趙巧月說起了她從趙三奶奶那裡聽到的消息:“閨女,你趙三奶奶同我說李春梅今兒要定親了。我聽她說得跟像是真的一樣,好像是為了給李高升娶親。同李高升定親那姑娘家要十兩銀子彩禮。村裡人家要彩禮……
二、書友評論
劇情很好看,女主也是冷清冷情且聰明之人。但是別老提女主婚事什麼的啊,讓人覺得不管古代女人怎樣努力也擺脫不了要靠男人才能上位的感覺。真不希望看到這種劇情。就不能是靠自己也可以爬上高位的嗎快哭了
三、作品賞析
剝著春筍,夏娘同趙巧月說起了她從趙三奶奶那裡聽到的消息:
“閨女,你趙三奶奶同我說李春梅今兒要定親了。
我聽她說得跟像是真的一樣,好像是為了給李高升娶親。
同李高升定親那姑娘家要十兩銀子彩禮。
村裡人家要彩禮一般都是二兩,最多也就是五兩的。
李婆子不願意出,可又不想放棄那旺夫旺家的姑娘,就把主意打到了李春梅身上。
閨女,你說會不會是因為這事,李春梅今早才找上你的?”
趙巧月輕蹙眉,剝春筍的動作變慢了許多,她回想著同李春梅幾次交集,猜測道:
“我現在無功名,又沒有什麼依仗,並不能幫她忙。
要是這一齣是真的,她不會是因為什麼原因要害我吧?”
夏娘垂眸看著手中的竹筍,臉色微微一變。
閨女不願意多想,她不能也不會不多想。
趙丞相是將她們母子流放回祖宅,不管不顧。
可她們母女這麼多沒怎麼同村里人來往。
很多人不瞭解她們的真實處境,都以為她們這是在隨眾裝窮,免得他們來打秋風。
除了瞭解她們家境的趙族長和族老們以及他們家人,村裡人估計都還以為她們背靠丞相府呢。
這一刻,夏娘不由得再次慶幸她家閨女解決了當初落水遭遇的算計。
否則李家知道真實情況,她閨女的日子可就不會好過了。
夏娘抬眸看著剝筍逐漸熟練的趙巧月,沒有說心中所想。
而是向趙巧月說起了一些她在後宅所見所聞。
趙巧月聽得咋舌。
一個後宅的陰謀詭計比她在混亂的末世遇到的還多。
那外面世界呢?
這社會還真是人心險惡啊!
不行,她得多學學識人。
同時,趙巧月也明白夏娘這麼說的緣故。
或許她同李春梅沒有真結怨。
李春梅心思黑暗,見不得她在某方面的好,對她生了妒忌。
這麼想,趙巧月腦中閃過一個想法。
那就是靠山村裡能去讀書的姑娘,最初是原主,到後來的李春梅。
這丫的不會真因為她能去讀書就妒忌她吧?
趙巧月輕嗤一聲。
幸虧夏娘這些年奉行低調,從不仗著丞相府行事。
原主也在經歷過趙家學堂的事情後學會藏拙。
否則還不知鬧出多少個李春梅出來不停蹦躂搗亂呢。
這人心可真經不起探究!
感嘆著過去,趙巧月也將最後一根春筍剝完了。
她本打算去幫夏娘燒開水煮筍。
夏娘沒有同意,催著她回房溫書。
趙巧月沒有反駁,同夏娘交代著要是忙不過來就去喚她,她就回房看書了。
夏娘沒有喚趙巧月幫忙。
她根據趙三奶奶教的方法,將春筍切成兩半,又將半切成三四根小條方才放入沸騰鍋裡煮。
煮熟後就春筍撈起來放在井邊的青石板上。
所有春筍堆疊在一起後她蓋上一塊洗乾淨的大木板。
隨後她這才喚趙巧月前來幫她抬石頭放在大木板,使得春筍擠壓出水分。
趙巧月挑挑眉,不看不學不知道這春筍乾弄起來還挺麻煩的嘛!
麻煩歸麻煩,想到收入,趙巧月還願意麻煩的,這比抄書划算。
可當她看到五六天後的筍乾,一揹簍的春筍得到的就小半揹簍筍乾,她想法又變了。
賣春筍乾和抄書都不划算!!!
好在新鮮出爐的筍乾成色好,她和夏娘趕圩日去鎮上雜貨鋪售賣筍乾,它還挺好賣的。
夏娘拿著錢,滿臉笑意,對家裡多一個生計感到很滿意。
同趙巧月剪紙擺攤後她還特意去買了一包十文的發糕,打算拿回去送給趙三奶奶作為謝禮。
也因為這一齣,趙三奶奶帶著她的小孫子成了她家的常客。
夏娘覺得趙三奶奶這人挺能嘮嗑的,對於無聊的人是挺能解悶的,可對家裡有讀書人的就有些頭疼。
於是她每次都會因趙三奶奶來就尋藉口出門幹其他事。
而趙巧月從此也每每都能從夏娘那裡聽到不少村裡新鮮事情。
這應該算是她緊張溫書累後的消遣娛樂吧!
在春意忙碌中時間飛速流轉,三月即將溜走,趙巧月也到了要去府城的時間。
這日,母女兩用過晚飯後天色還早,趙巧月拿出快要完工的剪紙富貴牡丹在走廊著色,夏娘坐在一旁數錢。
趙巧月將著色好的富貴牡丹放在桌上,待它的墨汁幹了再收起來,她對夏娘道:
“娘,明日就四月初一了,我四月初六要參加府試。
我打算明日將這裝裱好的剪紙畫送給王老爺就去府城。
娘你也跟我一起去,成不?”
如今她會剪紙,還能剪得富有生動靈氣,就像是真的一樣,價錢合理又公道,鄉間人見了,就會拿錢來買。
經過一傳兩,兩傳三,寧河鎮的人幾乎都知道她的手藝,不少有錢人家爭相來找她買剪紙畫。
這一個多月靠著剪紙,她家可以說衣食不愁了。
這不,夏娘將錢數完,已經有兩百六十六兩了。
放好錢,夏娘目光復雜地看向未施粉黛的漂亮閨女。
經過這些日子,家境變化,還有閨女時不時“幸運”撿回來的獵物。
她們母女肉眼可見的長了些許肉,不再是蠟黃臉,黃如枯草的頭髮,臉色紅潤了許多。
這都是閨女不知何時學會剪紙帶來的,讓她一度覺得好不真實。
拉過閨女的手,又軟又暖,夏娘方才覺得一切是真的,她問道:
“閨女,你是打算不再回來了嗎?”
這些日子有不少人想要上門讓趙巧月教剪紙手藝。
有趙三奶奶出面才將人堵在家門口外,同時因為趙三奶奶,她們家少不少麻煩。
趙巧月因此在教夏娘剪紙的時候毫不吝嗇地教趙三奶奶和她的家人。
作為感謝趙三奶奶的幫忙,使得她能安心讀書之餘可以安心賺錢。
可到底還是受了些影響。
擺攤的時候就會遇到不少村裡婦人會湊到攤前找她千方百計想要學剪紙。
打擾她的生意不說,她們想學,趙巧月願意教,不過有條件。
那就是她讓她們送上學費,她們就不樂意了。
她們不樂意給錢,想要白學。
趙巧月就不樂意教了,那去當學徒的都還要交錢呢。
這般拒絕後,找她要學的村裡人少了不少。
可趙氏一族中有些人還總是去攤前找她表示想學,還有不少湊熱鬧的。
不勝其煩之下,在三月半的時候她就沒有再去鎮上擺攤,轉而接有錢人家的活。
現在這副富貴牡丹會出現在她家裡也是因為這樣而來的。
故而趙巧月還真不太喜歡沒有邊界又眼紅的人打交道。
她十分認真對夏娘道:
“娘,我明確告訴你吧!
我雖然在這裡生活了十多年。
可這個地方對我來說只是流放之地。
我對靠山村沒有半點留念的。
若是能離開,我會迫不及待地帶你離開。
就是不知娘你怎麼想的,願不願意跟我離開?”
小說《女兒身,男兒志,我在古代當大官》試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