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崇禎:求李自成造反》中的朱由檢是很有趣的人物,作為一部歷史古代風格小說被天下樂描述的非常生動,看的人很過癮。“天下樂”大大已經寫了138531字,最新章節第66章 鍊鐵革新。這本書又名《我崇禎:求李自成造反》。
一、作品簡介
火爆小說我崇禎:求李自成造反安利給各位書蟲閱讀,這本小說的作者天下樂是著名的網文作者哦,主角是朱由檢。主要講述了:吳三桂被朱由檢弄的有些恍惚,等他回過神朱由檢已經走下了城樓,他趕忙跟上。只是吳三桂註定不知道朱由檢在剛剛那站立的一段時間裡面到底想了什麼,他也不敢想,只能是內心揣測。下了城樓的朱由檢就像是他所說的那樣……
二、書友評論
大家理智評分就好,寫的不好就按照實際的來。水平不夠,不能愛屋及烏。捂臉
三、作品賞析
吳三桂被朱由檢弄的有些恍惚,等他回過神朱由檢已經走下了城樓,他趕忙跟上。
只是吳三桂註定不知道朱由檢在剛剛那站立的一段時間裡面到底想了什麼,他也不敢想,只能是內心揣測。
下了城樓的朱由檢就像是他所說的那樣,直接就離開了山海關,帶著御林軍和部分錦衣衛直接離開了山海關,留下了一頭霧水的吳三桂。
這陛下……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就為了跟自己說一番話,看一看這長城嗎?
這……
坐在馬車上的朱由檢沉思了一下,然後就做出了一個決定,他要去見李自成!
沒錯!就是李自成!
至於原因,很簡單,現在的大明已經病入膏肓,而這個大明從根子上已經徹底爛了,到了不破不立,破而後立的地步。
但這個破該如何破,這個立該如何立,朱由檢一直都沒有做出決定。
但今天在長城上,朱由檢做出了決定。
大明這個局想破,就得另闢蹊徑,劍走偏鋒,正常途徑是走不通的。所有的正常途徑就彷彿陷入泥潭和亂麻,走一步都會遭受到無數的掣肘zhou。
而這個局,身在局中的朱由檢破不了,哪怕他是大明的皇帝。但大明的這個皇帝啊……從後世過來的朱由檢很清楚,大明死的莫名其妙的皇帝不知道有多少,所以這個皇帝,也只是一個皇帝而已。
誰要是以為當了大明的皇帝就可以為所欲為,那他恐怕會莫名的得惡疾而死。
穿越幾年來,雖然知道這個大明已經病入膏肓,但畢竟他身為皇帝,很多事情想要做的話,還是可以做起來的。
想做一些事,身在大明就不得不提兩個情報機構,眾所周知的錦衣衛和東廠。
崇禎年的錦衣衛和東廠雖然也基本都爛了,但好歹攤子早已經鋪開,而有些事情想要去做,還是能做的到的。
就比如這次跟隨朱由檢前來山海關的所有御林軍、錦衣衛以及部分東廠的人都是朱由檢真正的嫡系,死忠的那種。
在這個時代,雖然大明走向了末期,但實際上從某種程度而言,大明的相當一部分人還都是非常忠於大明的,只是看這個最高領導能不能給他足夠的信任或者說,能不能足夠的賞識他。
而想利用錦衣衛,那就必須要先搞定錦衣衛的指揮使駱養性。
駱養性這個人是崇禎一手提拔起來的,加上他的父親駱思恭就是魏忠賢弄死的,所以在崇禎將駱養性提拔上來之後,駱養性很快就幫崇禎拿下了魏忠賢。
站在他朱由檢的角度來說,駱養性是個忠臣沒錯,雖然說他最後投降了李自成,投降了清朝等,但至少在崇禎自殺之前他沒有做過任何對不起崇禎的事情。
但你說駱養性有問題嗎?有!
比如說貪財,貪汙等問題是存在的,但有一說一,這種貪財貪汙怪駱養性嗎?
站在歷史的高度,站在後人的高度,朱由檢或許會說,他作為大明第一大間諜機構的都指揮使,貪汙就是不對。
但站在大明皇帝的位置上,朱由檢來了幾年之後卻悟了,他不貪不行。
準確的說,大明這個朝堂已經爛到你不違法,你在這裡根本生存不下去。所謂上行下效,你可想而知上面都爛到這種地步,下面的人該怎麼維持自己的生存?
貪汙是違法,那行賄是不是違法?而在現在大明的官方體系當中,不行賄?根本活不下去。
當然,朱由檢不是給駱養性找藉口,但總體而言,駱養性這個人除了貪財之外,其他的大是大非,比如說忠誠等方面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更何況,現在的駱養性已經不是以前的駱養性了,畢竟他已經被朱由檢敲打了四五年。
來自後世專門學習搞政工工作,以及經歷過現代社會無數知識洗禮的朱由檢很清楚,該如何掌握這些人的忠誠。
馬車當中,朱由檢讓駱養性進入了碩大的馬車中。
看著坐在那裡還不到四十歲的駱養性,朱由檢沉默了一下,然後開口道:“最近又貪了多少?”
駱養性身子抖了一下,自從崇禎十年,陛下發雷霆大怒之後,駱養性就有些看不懂陛下了。
以前的陛下,生性多疑,雖然勤於政事,但在駱養性看來,很多政事都是在做無用功,就如同一無頭蒼蠅,沒有任何章法,對大明這個狀態也起不到任何有效的作用。
但崇禎十年之後的陛下,雖然看似表面上沒有什麼變化,朝廷依舊是那個朝廷,朝堂的人事關係依然是那個人事關係,朝堂的黨派執政,買官買官,朝政混亂,這一切似乎都沒有太大的變化。
但他卻知道,暗地裡面的陛下變化到底有多大,畢竟當初陛下第一個找的就是他。
駱養性依然忘記不了第一次見陛下時候的情形,他直接將自己所有做過的事情一樁樁一件件都扔了出來,這些貪贓枉法的事情如果放到朝堂上,判他個斬立決都是輕的。
那個時候的駱養性以為自己死定了。
但事後的發展,卻出乎了他的預料,知道了他所有的罪證的陛下卻沒有責罰他,而是很直白的告訴他,他能理解他的難處。
現在的大明朝堂已經爛了,爛到了根子裡面,所以他知道這些並沒有阻止,因為有些事情你必須得這麼做,你才能在這個圈子裡面活下去。
而且陛下說也相信他的內心是有一個救世濟民的赤誠之心,只是深處這個時代,他卻無能為力而已。
駱養性不知道那個時候的他到底有沒有這個救世濟民的赤誠之心,但他卻知道,那個時候他有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感覺,是陛下一手提拔了他,讓他有機會為父報仇。
而現在陛下又知道他這樣的人想要生存下去的生存之道,他駱養性還有什麼不滿足的?所以他哪怕沒有這個救世濟民的赤誠之心,為了陛下,他也得有。
當然,這只是一個原因而已。這幾年下來,他終於明白,陛下遠遠不像是表面上那麼簡單,陛下的學識比他想象當中的更加聰明。
只是陛下從不展現而已,可憐那些朝堂諸君,都還矇在鼓裡什麼都不知道,可他們做的事情,一樁樁,一件件,陛下其實都知道。
小說《我崇禎:求李自成造反》試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