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推的小說名字叫做《我於歷史中證道長生》,是一本十分耐讀的玄幻作品,圍繞著主角陳凡陳玉真之間的故事所展開的,作者是湘水無波。《我於歷史中證道長生》小說連載中,最新章節第206章 曾經秘聞,先王嬴駟,作者目前已經寫了420591字。這本書又名《長生大秦:我乃始皇仲父》。
一、作品簡介
如果你喜歡看小說,一定不要錯過湘水無波的一本書《我於歷史中證道長生》,主角是陳凡陳玉真。主要講述了:陳凡帶著劉壽站在山腳下,他指著山門,“這邊是青羊山,你以後也是青羊山的人了。”劉壽自然不懂,陳凡有心用御風之術,將他直接帶上峰頂,但最後還是作罷,小孩子懂個屁,根本沒辦法成為合格的觀眾。於是,他帶著劉……
二、書友評論
這本書主角並不是天生長生,也是長生路上的追尋者
但這本書在追求長生之時亦能夠欣賞路途中的風景,時緩時急,故事情結很合理,看著也讓人很舒服,沒有什麼毒點。
在我心中,這本書在長生文方面足以排入前三,希望作者繼續加油,速度更新
人道渺渺,仙道茫茫
鬼道樂兮,當人生門
仙道貴生,鬼道貴終
仙道常自吉,鬼道常自兇
高上清靈美,悲歌朗太空
唯願天道成,不欲人道窮
北都泉苗府,中有萬鬼群
諸天氣蕩蕩,我道日興隆。
文筆優雅,言之有物。不光描述了恢宏的場面,同樣也有對普通人的刻畫。哪怕有點小瑕疵也是瑕不掩瑜。個人覺得可以看看
內容細膩,無軟綿綿流水線生產的內容,文中角色刻寫的有血有肉,不會很突兀的就冒出來個角色,主角內心大部分活動都有大故事或者小故事作引,不會莫名其妙的冒出一些想法,書中很多細節作者都有用心去查閱,這一點,我看過的絕大部分的作者都做不到這一點。希望作者保持下去,目前這幾十萬字的內容來看,作者有火的潛力,作者不說再接再厲,但是希望保持目前的寫作水平。最後希望大家可以在自己能力範圍內投餵作者,畢竟人家也是要吃飯的嘛吃瓜
三、作品賞析
陳凡帶著劉壽站在山腳下,他指著山門,“這邊是青羊山,你以後也是青羊山的人了。”
劉壽自然不懂,陳凡有心用御風之術,將他直接帶上峰頂,但最後還是作罷,小孩子懂個屁,根本沒辦法成為合格的觀眾。
於是,他帶著劉壽老老實實爬山。
剛到山門處,便見本來被他鎖上的院門已經敞開了,陳凡先是一愣,然後順手從腰間解下刀來。別不是什麼佔山為王的強人。
他將劉壽護在身後,然後慢慢向院內走去,一邊走,一邊想著應對之法。怕倒不是不怕,畢竟他也是築基修士,尋常人根本傷害不到他。
只是等他進了院門之後,才發現院內石桌上坐著一個面貌普通,身著粗布麻衣的中年男人,正盯著面前的一片樹葉出神。
“不告而入,匪耶?”陳凡問道。
那人聞言抬頭,面色黝黑,像個老農,看著模樣方正,不像是個大奸大惡之人,這讓陳凡心中稍松。
那人笑了笑,“是吾之過,觀景之時,誤入此地。”
聲音平和。
陳凡心中腹誹,狗屁誤入,院門上的鎖呢?
似乎是知道他心中所想,那人又道:“當時一不小心,壞了你門上的鎖,便想著留在此地等主人家回來。”
陳凡點了點頭,應該不是壞人,即便是壞人,他也有辦法將其弄死,一看便不是什麼高手。他將手中的刀收起。又將身後的劉壽拉出來。
“我看你年歲並不大,為何還帶個孩童?此處大人呢?”那人目光有些疑惑。
“我師尊去了咸陽,此處就我一人,這小子是我去山下撿的。”陳凡將包裹放下,又去往屋內,發現自己離開之前留在門縫處的髮絲並未有異,對那人的話便更信幾分。
他取了些茶葉出來,這是採自青羊山上的幾株茶樹,算不上什麼好東西,但有比沒有好。
如今此地還未有飲茶的習俗,至少陳凡目前還沒見到過。
他燒水煮茶,那人便在一旁看著,目光奇異。
等他給那人倒了一杯,那人淺淺地嚐了一口,“這等茗飲之事,盛於巴蜀,前些年才傳入大秦,你是怎麼知曉的?你是秦人?”
陳凡一愣,他沒想到現在便有人飲茶了,他一直以為飲茶是從漢朝開始。
“你所言,我並不清楚,也不知巴蜀風物,但我通醫理,此物經過炒制,用滾水沖泡,飲之能解膩,除痰,明目,提神!”
“咸陽那邊有人飲用,卻是加了許多其他東西,不像你這般簡單。”那人點了點頭,再度喝了一口。
“你去過咸陽?”陳凡問道。
“嗯,去過幾次。”那人回道:“怎麼?你想去咸陽?”
“嗯,想去看看,幾個月前,秦楚大戰,讓這裡成了秦地,我師尊也被秦王一封召令而去往咸陽。”陳凡不曾隱瞞。
“練氣士?”那人問。
“嗯,聽聞秦王召集此地練氣士匯聚咸陽,我因未曾入道而脫免。這事你知道嗎?”
“聽說過,不過,並非單單是召集此地練氣士,而是整個秦地之內所有練氣士。”
陳凡點點頭,“大致能猜到。”
一旁的劉壽此時正在四處亂逛,大概是第一次見到如此漂亮龐大的屋舍,很是興奮。
“這孩子怎麼回事?也是此觀弟子?”
“非也,這孩子家中青壯盡皆亡於鄢郢之戰。唯一的親人,其大母也悲病交加,舍他而去。其大母臨終之時,將這孩子託付給我,讓我將他帶回山上來。”陳凡將身旁亂拱的劉壽一手按下。
“鄢郢之戰啊……殉國勇烈之後?”
陳凡搖頭,“只是民夫炮灰而已,誰在意呢?”
“為何不將他送去大秦掌孤院?”
陳凡撇了撇嘴,“等他長大,繼續上戰場廝殺?”
那人聞言沉默,良久之後,才開口:“你如何看那秦楚之戰?”
陳凡想了想,“沒什麼看法。”
“聽說死了很多人,普通人!”
“那又如何呢?秦強而楚弱,今後這樣的戰爭還會有,而且更多,現在是楚國,今後可能是燕國,齊國,趙國……還會死更多人!”
“那你如何看那秦軍統帥白起?別人都叫他人屠,先是伊闕,再是鄢郢,無數人死於他手。”
陳凡點頭,“是個狠人,不過挺厲害的,可惜沒見過,此人算是集兵家之大成者,秦國有此人,乃是幸事,此一人便可縮短大秦問鼎天下的時間一百年。”
“你還懂兵法?”那人明顯有些訝異。
“不懂,不過,所謂兵法,唯以強勝弱而已。小戰看將,中戰看帥,大戰看國。但無論戰之大小,歸根結底,還是看一國之實力。”
那人聽到陳凡所言,品味半晌,點了點頭,“你說得有理。還未請問小兄弟姓名?”
“我俗名姓陳,如今稱道號玉真。你呢?怎麼稱呼?”
“公孫勝!”
陳凡聞言眉頭一掀,總覺得這名字有些熟悉,但又沒什麼印象,再想想這個時代是否有什麼叫公孫勝的名人。似乎沒有,於是,他便放心了。
“你年齡不大吧?”公孫勝問道。
“十三了。”
“十三啊,真年輕啊!你若是去軍中搏殺,或可為上將軍。”
“哈哈哈……”陳凡聞言笑了起來。“你想多了,別說是上將軍,便是一方軍侯,也不是那般易得的。我有個師兄,搏殺數年,傷痕累累,如今也才一個軍侯。”
公孫勝也笑了起來,“的確如此,是我異想天開了。只是剛才聽你言及兵法,極有見地,覺得,你若是能夠苦學參研一番,定然能夠大放異彩。”
“沒什麼興趣。”陳凡沒了聊下去的興致,開始準備晚飯。“要留飯嗎?”
公孫勝想了想,“不麻煩?”
“有什麼,多一副碗筷而已。”陳凡淘米煮飯,又炒了幾個小菜。
如今烹飪皆為燉煮之法,無論是什麼菜皆是如此,但陳凡受不了這種生活。那燉菜吃一兩頓就罷了,天天吃,逼得人發瘋,為此他還特意自己煉了個鐵鍋。
築基之後,便有法術涉及五行之妙,其中便有提煉金鐵之法。歸於金行之列,雖然慢了一點兒,但總算造了口鐵鍋。
陳凡炒菜之時,公孫勝看得仔細,實在是這烹飪之法略顯新奇,他從未見過這等做法,但那香味卻是騙不了人的。
小說《我於歷史中證道長生》試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