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蜀州看似偏安一隅,實則乃是各方勢力暗中角逐之要地,其關係盤根錯節、錯綜複雜。
此地的官員們無一不是久經官場磨礪、深諳權謀之道之輩,個個心思縝密如絲、手段高明莫測。
在那匪徒的營地裡驚現蘇羽這個名字,恰似一顆巨石轟然投入平靜如鏡的湖水,剎那間激起千層巨浪,迅疾引起了各方有心人的高度警覺。
蜀州太守王坤,出身京城名門王家,乃戶部尚書王啟的胞弟。他於官場浸淫數十載,歷經無數權謀爭鬥的血雨腥風,為人老謀深算,且對朝廷忠心耿耿,絕無二心。
自然深知蘇羽乃是其兄王啟欲除之而後快之人。故而,早於許久之前便授意下面的官員暗中搜尋。當負責剿匪的縣令獲悉此消息後,深知此事幹系重大,猶如泰山壓頂,不敢有絲毫懈怠,趕忙上書急報王太守。
王坤聞此喜訊,大喜過望,恰似久旱逢甘霖。即刻下令讓知府劉忠昌率領一隊精銳人馬前去捉拿蘇羽。劉忠昌領命後,馬不停蹄地奔赴蘇羽曾經出沒地方。
劉忠昌率領著一眾精銳抵達蘇羽曾經出沒的區域後,便展開了緊鑼密鼓、滴水不漏的暗中查探。他手下那些訓練有素、經驗豐富的探子們如幽靈般神出鬼沒,穿梭于山林村落之間,不放過任何一絲一毫的蛛絲馬跡。
有一日,一名探子在一家鄉間酒肆佯裝成落魄的行商,與酒肆老闆閒聊之際,偶然聽到隔壁桌的幾個村民在談論一件奇異之事。
說是附近的深山裡,時常傳出金戈鐵馬般的喊殺聲和整齊有序的操練聲,偶爾還有陌生面孔在周邊出沒。探子心中一動,不動聲色地繼續傾聽,又巧舌如簧地從村民口中套出了大致的方位。
另一名探子則扮作走街串巷的貨郎,在各個村落兜售雜貨。在一個偏僻的小村,他發現有幾戶人家的屋頂上晾曬的衣物與尋常村民的粗布麻衣截然不同,其款式和質地更像是軍中所用。經過一番巧妙的試探和詢問,得知這些衣物是有人用糧食換來讓幫忙清洗晾曬的。
還有幾個探子在山林中巡查時,發現了一些被刻意掩蓋但仍留有痕跡的足跡,以及被砍斷的樹枝和新翻動的土地,似乎是有人在此頻繁活動所致。
與此同時,劉忠昌手下那些善於察言觀色、能言善辯的官吏們也沒閒著。他們在與當地的地保、里正交談時,旁敲側擊、迂迴婉轉地打聽著異常情況。有個膽小怕事的里正,在官吏的威逼利誘之下,終於吐露曾有一夥形跡可疑的人在山中出沒。
劉忠昌將這些零零碎碎、紛繁複雜的線索彙集起來,經過仔細的分析和嚴謹的推斷,逐漸勾勒出蘇羽等人活動的大致範圍和可能的藏身之處。但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他又派出更多的人手進行更深入、更細緻的探查,同時派人密切監視這些區域的出入口,不放過任何風吹草動、蛛絲馬跡。
經過多日的不懈努力,終於鎖定了蘇羽等人的大致蹤跡。劉忠昌心中暗喜,一面派人快馬加鞭回稟王坤,一面開始精心謀劃下一步的抓捕行動。
劉忠昌在營帳中,面色凝重地說道:“蘇羽此人,能從京城森嚴之地逃脫至此,必有過人之智、非凡之勇。我們此次行動,必須慎之又慎,萬無一失。”
一名將領拱手道:“大人,依末將之見,不如直接率兵強攻。以我軍之精銳,士氣之高昂,必能一舉將其拿下,猶如泰山壓卵。”
劉忠昌搖搖頭,目光深邃:“不可魯莽行事。蘇羽所藏身之處地形複雜,山高林密,險阻重重。若是強攻,恐我方也會損兵折將,傷亡慘重。且他們若狗急跳牆,拼死抵抗,未必能將蘇羽生擒,反倒可能讓其趁亂逃脫。”
謀士沉思片刻,拱手獻計道:“大人,不如先派人切斷他們的糧草補給,使其陷入糧荒之境。再以小股兵力佯攻,擾其軍心,使其日夜不得安寧。待他們疲憊不堪、軍心渙散之時,再以主力部隊雷霆出擊,全面圍剿,必能大獲全勝,成就不世之功。”
劉忠昌微微點頭,輕撫鬍鬚:“此計甚妙,但仍需謹慎行事,切不可有半分疏漏。”
隨後,劉忠昌派出一隊精兵強將,悄悄繞到蘇羽後方,截斷了他們可能獲取糧草的通道。
蘇羽這邊,也並非毫無察覺。他本就是在官場的驚濤駭浪中幾經生死的人物,對於危險的逼近有著超乎常人的敏銳直覺。
蘇羽深知局勢危急,如累卵之危。他一方面加強防禦,部署機關陷阱,另一方面試圖尋找突圍的機會。然而,劉忠昌的部署十分嚴密,猶如天羅地網,讓他一時難以找到破綻,但好在他選擇的山寨足夠隱蔽。
可此番劉忠昌率領了足足七千多的兵馬, 分成多支小股部隊,對蘇羽藏匿的山進行地毯式搜查,很快便有小隊發現了他們的山寨,但由於搜查範圍很大,所以部隊很分散,這支小隊只能去尋其他小隊並把情況告知劉忠昌,小隊長則是時不時對蘇羽的藏身之處進行騷擾性攻擊。蘇羽一方果然被擾得不得安寧,軍心開始出現動搖。
雖然部隊沒有完全集結,可當初剿滅蘇羽的縣令告訴他,蘇羽只有區區一百多號人,而劉忠昌也集結了四百多人,他親自率領這些部隊,向蘇羽的藏身之處發起了總攻。
山路崎嶇,劉忠昌騎在高頭大馬上,神色嚴肅。身旁的鼓手有節奏地敲擊著戰鼓,激勵著士氣。
抵達山寨前,劉忠昌下令擺開陣勢。前排是手持盾牌的步兵,緊密排列,形成一道堅不可摧的盾牆;其後是長槍兵,槍尖閃爍著寒芒,蓄勢待發;再往後是弓弩手,張弓搭箭,瞄準山寨。
“進攻!”劉忠昌一聲令下,戰鼓齊鳴,喊殺聲震天動地。
弓弩手率先發射,密集的箭雨如飛蝗般射向山寨。蘇羽一方的士卒匆忙舉起簡陋的盾牌抵擋,但仍有不少人中箭倒下。
緊接著,盾兵在前,長槍兵在後,穩步向山寨推進。蘇羽帶領部下拼死抵抗,他揮舞著長劍,身先士卒,但無奈寡不敵眾,漸漸被逼退。
劉忠昌的軍隊如潮水般湧進山寨,雙方展開了激烈的近身搏鬥。刀光劍影交錯,鮮血四濺,喊叫聲、廝殺聲交織在一起。